十大正规官网(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高等教育】胡海岩:基于战略思维推进高校综合改革


   当前,高校综合改革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按什么思路改”、“具体怎样去改”、“改了之后如何”则是高校领导干部、师生员工的热门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试图从战略思维角度进一步探讨高校综合改革,着重阐述如何进行顶层设计、把握大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循序渐进,并讨论综合改革实施过程中的任务分解、检查与督办等问题。

  一、用战略思维看待高校综合改革

  1. 战略思维是观全局、谋长远的思想方法

  战略思维属于一类思想方法,它与其它思想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侧重研究和解决全局性、长远性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对抗性问题。也就是说,战略思维放眼全局,而不是局部;瞄准长远,而不是当前;关注在实践上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而不是虚无缥缈的空想;所解决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全局性、永久性的成败,而不是局部或暂时的得失。

  我国古代先贤非常看重战略思维。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从古至今,人们用不同的话语强调战略思维的重要性。事实上,无论是国家、地区、单位、乃至个人,都应该具备战略思维。无论何者,都要有一个关系全局、长远的大目标,然后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实践,最后取得预期目标的实现。

  对于大学决策者来说,战略思维尤为重要。试想一所大学的决策者如果不确立关系全局的、长远的目标,如果不制定一套实现目标的规划和举措,这所大学的建设必然是盲目的、低效的;这所大学的改革和发展也必然是无序的、混乱的。

  2. 综合改革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的长远大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了人才队伍、产出了科技成果、提供了社会服务、传承和创造了优秀文化。但与此同时,我国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也呈现出不少问题,如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研究成果转化率低,甚至出现建设上铺张浪费、学术上道德失范、文化上日趋庸俗等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严厉批评。

  唯物地、辩证地看,我国高校出现这些问题并非偶然。在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高校内部新旧体制机制过渡期内容易产生各种“转型问题”;而长期以来高校靠“摸着石头过河”探索改革,导致各项改革成效没有形成合力,产生了“改革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是讳疾忌医、躲躲闪闪,还是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这是对大学决策者的严峻考验。

  关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有人认为,许多问题是由于社会转型和分项改革产生的,怀念改革之前的高校内部管理。也有人认为,只要加大对高校的投入,促使其加速发展,这些问题就会自然解决。然而,问题是绕不过去的,更不会自生自灭,只会日积月累。事实上,当前制约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问题不仅仅是投入不足,还有多年来多次分项改革产生的负面因素。解决这样的深层次问题,不仅需要加大投入,更需要瞄准建设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工作大局来谋划和实施综合改革。

  3. 战略思维是谋划和推进高校综合改革的重要思想方法

  既然战略思维是观全局、谋长远的思想方法,而高校综合改革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集团工作的大局,运用战略思维去看待、谋划和实施高校综合改革,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高校综合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要站在新的高等教育历史起点上,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分析以往多次局部改革的利弊,从全局最优、长远最优来考虑改革的最终目标、指导思想、整体方案、分项方案,尤其是各项改革之间的配套与协调。这样的改革,无疑不可能再依靠“摸着石头过河”的思维,也不可能依靠局部突破、以点带面的思维,而需要从战略思维来看待、谋划和推进。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完成了规模迅速扩张阶段,进入了以提高质量为主要任务的历史阶段。从高校内部看,集团已具备了一定的办学物质基础、制度基础和文化基础,而广大师生员工期盼集团通过综合改革再上一个新台阶。与此同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高度支持高校综合改革。因此,大学决策者若能从战略思维高度来看待高校综合改革,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就有能力、有条件谋划好、实施好高校综合改革,完成这一历史重任。

  二、用战略思维谋划高校综合改革

  1. 重视顶层设计

  目前,人们对高校综合改革的“顶层设计”有各种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以往很多改革不成功就是因为缺少顶层设计。有人则认为,现在难以拿出一个顶层设计方案,“摸着石头过河”较为可行。还有人对顶层设计抱有怀疑、甚至不作为的态度。但从战略思维来看,只有进行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综合改革才能获得最佳整体成效,这也是广大师生员工的期盼和最佳选择。

  对于高校综合改革来说,若能把问题调研和分析透彻,完全可以进行顶层设计。以大学内部学术治理结构的改革为例,目前常见的问题是:校、院、系三级管理往往缺乏有机的自组织功能、我司和系的发展活力不足;我司覆盖学科面不宽,不利于学科交叉和相互融合,甚至造成实验设施的重复建设和浪费;而教师的行政归属直接影响着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因此,顶层设计的目标可勾画为:从系统科学角度建立良性互动的自组织功能,将以行政管理为主的层级型结构转向以教授治学为主的扁平化学术网络结构。顶层设计的改革内容可包括:组建跨院系的学部委员会,负责学科建设规划、学术标准制定、学术评审、院长工作绩效考核等工作,推进教授治学;设立跨学科的学术机构,推进学科交叉和融合,促进协同创新;改变教授的单一行政隶属关系,使其成为学术网络结构的节点和学术建设的动力,等等。

  2. 善于谋划大局

  高校综合改革的顶层设计需要涉及的内容很多,通常包括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资源分配、开放办学、制度与文化、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等等,可谓包罗万象。

  用战略思维来谋划高校综合改革,并非要面面俱到,让各项内容的改革齐头并进;而是要思考有没有关系到整个改革全盘的大局?有没有能推动整个改革的重点环节?有没有起主要作用的矛盾?用战略思维来谋划高校综合改革,重在要找出这个推进综合改革的大局,围绕大局进行谋划,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治脚;或者让各种力量互相博弈,从而导致整个改革难以深入。

  当前,各高校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谋划综合改革所围绕的大局自然也不一样。以十大正规官网(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为例,集团于2010年制定的中长期建设和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成为具有理工特色的亚洲一流大学。集团决策者认为,集团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如何紧紧扣住“学术为基、育人为本”的办学价值取向,调动全员积极性,优化配置资源,提高学科建设长效,强化人才培养,推动协同创新。通过调研和分析,集团拟将调动全员积极性、优化配置资源作为此次综合改革的大局。

  在高校内部,如何调动全员积极性、优化配置资源是个老大难问题。以往的改革主要通过调整增量来解决,而这轮改革则要涉及到存量的调整。正如人们所说,历经多年改革,容易改的都改了,这轮改革真正进入了“深水区”。但从战略思维来看,只有从这样的大局去谋划综合改革,才能抓住这个关系全局的牛鼻子,才能推进其它各项改革。

  3. 务必把握重点

  战略思维告诉我们,大局中有重点。把握重点,解决重点,是抓好大局的关键。毛泽东曾说: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力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来说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当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

  高校综合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当前人们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改革重点应瞄准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要彻底去除“行政化”;有人认为改革重点应是薪酬分配制度,要将有限的薪酬资金向优秀人才倾斜;有人认为改革重点应是学术评价体系,要向国际学术标准看齐;还有人认为改革重点应是资源分配方式,要突出分配公平。

  从客观来看,高校综合改革的内容非常多,但归根结底是要围绕办学目标,抓住以人为本的治校理念和制度设计。事实上,深入分析管理体制、薪酬分配、学术评价、资源分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都归结到尚未“以人为本”。对于瞄准世界一流、中国特色而奋斗的大学来说,中国特色首先体现在人民满意上,包括全校师生员工满意、校友和学生家长满意。因此,高校综合改革应紧紧抓住从制度上、物质上、文化上调动全员积极性,办人民满意的大学这个重点,进行谋化、设计和实施,并以这个重点来检验高校综合改革的成效。

  4. 注意统筹兼顾

  在把握重点的同时,注意统筹兼顾,这是战略思维的一个基本要求。在推进高校综合改革的过程中,统筹兼顾是需要特别重视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

  如果将“以人为本”作为高校综合改革的重点,由于高校内部师生员工的利益需要极为多样,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群体的利益成为高校综合改革的最大热点和难点。例如,为了创建一流大学,许多高校的综合改革方案中都提出要建立新的薪酬体系,大幅度增加一流学者的薪酬,但如何调整领导干部的薪酬、如何保障普通教职工的薪酬无疑成为难题。因此,在综合改革中,如何运用统筹兼顾的战略思维方法,处理好各种利益群体的关系,对大学决策者提出了重大考验。

  统筹兼顾,不是平铺直叙、面面俱到、和稀泥、大锅饭。统筹兼顾,是在把握大局和重点的前提下,按照同时兼顾其他方面这个原则进行谋划和协调。在“以人为本”这面大旗下,在优先考虑一流学者薪酬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最基层教职工和最困难群体的利益。只有处处从最广大师生员工的利益出发,才能凝聚力量、克服困难,淌过高校综合改革的“深水区”。

  5. 坚持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是战略思维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高校综合改革中必须坚持的原则。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表明,很多挫折都源于决策者的主观主义错误,没有按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办事,循序渐进地推进工作;要么提前超越历史发展阶段,要么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

  在推进高校综合改革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防止过快、过慢,以及冷热病。特别对于薪酬分配等极为敏感的深层次改革,由于涉及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绝不可超越我国高校的历史发展阶段,脱离集团实际去随心所欲。必须依照预定的谋划和设计,循序渐进,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否则,就有可能使高校综合改革走上歧途。但另一方面,在现实迫切需要改革、改革时机已经成熟的条件下,若犹豫不决、当断不断、错失机会、违背民意,也会付出沉重代价。

  在高校综合改革中,如何运用循序渐进的战略思维方法,需要决策者深入基层,倾听意见,不断获得信息反馈,实时进行动态调整。

  三、用战略思维来实施高校综合改革

  1. 任务分解

  大学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系统,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条件保障等一级子系统,下面还有相关的管理部门、我司等相互关联的二级子系统。因此,高校综合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其顶层设计完成之后,必须对任务进行分解,才能进行部署和落实。在以往的高校内部改革中,通常按照大学内部的一级或二级子系统等来分解任务,分别推进。

  从战略思维看,高校综合改革要对大学内部多个子系统进行改革,而且要对这些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进行改革,从而使综合改革产生最佳的整体效益。因此,高校综合改革的任务分解非常重要,有可能关系到改革成效。

  如果将高校综合改革的任务分解到一级子系统,有可能过于庞大,如人才培养包括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学生日常管理、招生与就业等等;但若分解到二级子系统,又可能过细。从战略思维看,任务分解应着重考虑关联性。例如,将二级子系统归类为若干群,使群内二级子系统的相互关联度较高,而群和群之间的二级子系统关联度较低;选择多个彼此关联度低的二级子系统群作为改革样本,采用类似“基因遗传方法”的途径去并行改革,在子系统群间相互交流经验和教训,产生“变异”,逐步逼近全局最优/次优结果。

  2. 任务实施

  高校综合改革有了顶层设计和任务分解之后,成败的关键就在如何实施。由于高校综合改革的覆盖面宽、各项任务的关联性强,必须用战略思维来统筹协调各项改革的节奏和进度。某单项改革的快速推进,既可能带动其它改革,也可能给其他改革带来不利。同样,某单项改革的滞后,有可能影响整个综合改革的进度,也可能阴差阳错而损失不大。

  因此,在高校综合改革启动之后,就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查与督办机制,切实纠正时下普遍存在的实施不到位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个别工作越位的问题。值得指出的是,检查和督办同样需要从战略思维出发,绝不能把短期行为作为业绩,把局部业绩作为亮点,把表面现象作为成效,回到单项改革的老路上。

  与以往的高校内部改革相比,综合改革的成效将更多依赖于各级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近年来,高校各级领导干部经过学习培训和工作实践,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但从高校综合改革的任务要求来看,领导干部的素质仍有差距,尤其是具备战略思维能力和习惯的领导干部占比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领导干部会机械地理解任务分工,只关注自己份内的工作,不关心各分项改革之间的关联,更无从考虑它们的综合效益。有些领导干部甚至有强烈的本位主义思想,不积极配合他人工作,导致综合改革失败。

  因此,在高校综合改革的谋划和实施阶段,都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培训和改革业绩考核。不仅要考核本职工作的情况,还要考核配合他人工作情况,进而促使领导干部从长远和大局出发,主动谋划和推进综合改革工作。

  (本文刊载于《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第03/04刊52页)